
11月5日上午,灞河15公里邮轮航线开始通航测试。明年,预计游客将乘船前往城市副中心。这也是北京第一条连接中心城区和副市中心的旅游线路。线路西起灞河伊递港,东至温榆河,全长15公里。驼房营、北岗子、东坝、金盏4个双向船闸建设已完成,进入试航阶段。游轮从一递港码头出发,沿途经过将台、酒仙桥、东坝、金盏等各大组团,最终抵达通州副中心。路线采用“四季皆景”的设计理念,打造动人的水景长廊。到了塔吉博尔的时候,河边的山桃、青桃竞相开放,粉红、白色的花朵如云雾般铺满山坡。秋天的时候n、皓月桥旁的水叶林完全被染红,水杉枝叶橙红相间,就像莫奈笔下绚丽的油画。二月的兰花、波斯菊等花朵沿着河岸一一绽放,将一年四季鲜花装点的灞河河装点得美丽,每个季节的景色都有着自己的美丽。这条线路不仅是观光通道,更是激活水上经济的“金水”。该线路分别连接北京太古坊、阆园站、798·751艺术区等沿海商圈。灞河两岸长达21公里的滨水慢行系统相连,形成“步道+自行车道”的综合交通网络。 13座跨江桥梁完成桥下连接,进一步改善滨水空间的通达性。目前,四标段1.5公里林草滨水区使馆及酒仙桥路至阆园段2.3公里山碧涛滨水区已开放。机场二线至温榆河全长6.7公里的滨水区也于9月30日竣工通车,沿线建设了综合驿站、游轮码头和体育场馆。朝阳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十五五”期间,力争实现剩余马巴加尔交通系统通达,实现海峡两岸43.4公里全线互联互通。上游与北护城河相连,下游与水流缓慢的清河-温榆水系和北运河相连。在河流垂直方向上,全长43.4公里的滨水绿道与沿线公园绿道、市政慢行路网相连,实现水网、绿网“三网合一”网络和道路网络。此外,巴河口蓄滞洪区建设工程将于9月底对外开放,计划于12月底全面竣工。下一步,朝阳区坚持以河流振兴带动城市更新,推动“携王河带”世界级经济中心建设,为市民创造更多临水生态空间。来源:北京日报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则包括照片或视频)由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意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为社交媒体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